360網(wǎng)站安全檢測平臺" />
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 逸聞趣事

漢字故事:解密孔府大門楹聯(lián)

發(fā)布時間:2016年08月29日     瀏覽次數(shù):2297次

       □ 楊立新
  在山東曲阜的孔府大門旁,有一副天下聞名的楹聯(lián),此聯(lián)傳為清代大學(xué)士紀曉嵐所書。上聯(lián)為:“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”,下聯(lián)為:“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”。此聯(lián)書聯(lián)俱佳,與孔府大門正上方的一塊藍底金字的“圣府”匾額交相輝映,堪稱孔府一寶。

  然而,這副楹聯(lián)的上下兩聯(lián)中,各有一字與我們現(xiàn)行的規(guī)范漢字書寫不同:上聯(lián)的“富”字少了一點,寫成了“冨”;下聯(lián)的“章”字,最后一豎破日而出。同時兩字都不是繁體字,故而很多人認為是錯別字。

  然而,堂堂的“河間才子”、《四庫全書》總纂官紀曉嵐會寫錯字嗎?更何況還是掛在“天下第一家”衍圣公府的門柱上。于是便有人認為這是紀曉嵐有意寫錯字。為什么寫錯呢?因為其中暗藏玄機。

  他們是這樣解讀的:上聯(lián)“富”字的寶蓋頭少一點,叫做“富貴無頂”;下聯(lián)“章”字一豎破日而出,叫做“文章通天”。并將二字冠以“最有文化的錯別字”。

  居然還有人編出這樣的故事加以戲說。稱孔府這兩個“錯字”是神來之筆,系仙人指點。相傳在孔子第42代孫孔光嗣成親那一天,恰有神仙路過,看到孔府門前影壁上的“富”字,便把“富”字上的一點抹去了??准夜种裣傻莱隽诵C:孔家不宜過富,要“去一點”。

  于是,這種說法便像留聲機一樣在導(dǎo)游嘴里被反復(fù)播放,一些游客深以為然,口口相傳,更擴大了這一錯誤說法的社會影響面。

  我們姑且不論這種解讀是否符合儒家的禮樂教化,是否有損于孔子“德侔天地、道冠古今”的圣人風(fēng)范,僅就文字本身而言,就是強不知以為知,見了駱駝就說馬背腫!

  其實在古代,“富”字和“章”字這兩種寫法都是規(guī)范性書寫,它們都作為兩字的俗字或通字被廣泛使用著,只是后來在漢字簡化過程中被淘汰了而已。

  我們先看不加點的“冨”字。此字在唐代顏元孫《干祿字書》中即有收錄,指明為正體“富”的俗字。但在實際書寫中,這種俗體寫法卻頗受古人青睞。為了進行量化比較,我們攝取了《宋四家書法字典》中的“富”字,可以看出,在15個“富”字中,不加點的為8個,加點的為7個,不加點的多于加點的。

  我們再看出頭的“章”字。在古代碑帖中,此種寫法廣泛出現(xiàn)在隸、楷、行諸體中。《干祿字書》也錄有該字,注明為正體“章”的通字。如下面這些出頭的“章”字,均出自中國書法史上的一些著名碑帖——

  正所謂“古人未必然,而今人未必不然”,今天我們在閱讀古代文獻的時候,常常會犯這種以今度古、以己度人的錯誤。在孔府、孔廟、孔林中,這種所謂古人寫錯別字的說法還有很多,一些導(dǎo)游添油加醋,信口胡說。事實上,由于歷代統(tǒng)治者關(guān)注祭孔活動,“三孔”的楹聯(lián)、匾額書寫極為嚴格和規(guī)范,其書寫者均為當(dāng)時的博學(xué)鴻儒,一些匾額、楹聯(lián)還被全國各地的文廟所仿制,故不可能出現(xiàn)錯別字或隨意性書寫。 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據(jù)人民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