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曹植七步成詩,嘲諷骨肉相殘
曹植少年時就很聰明,能出口成章,下筆千言,深受他父親魏王曹操的寵愛。
曹操多次想立他為太子,繼承王位,后來,聽信讒言,讓曹丕當了自己的繼承人。
曹丕當了皇帝以后,怕曹植日后勢力壯大,威脅自己的寶座,便派人把曹植抓到洛陽來,想找個借口殺掉,以除后患。
見面后,曹丕限曹植七步之內(nèi),吟詩一首,以“兄弟”為題,詩中不許出現(xiàn)“兄弟”二字,但又要表現(xiàn)出“兄弟”關(guān)系,如能做到,可免一死,否則決不寬恕。
曹植聽了非常痛心,剛走七步,詩已做成:
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
曹植的這首詩,用萁豆相煎來比喻骨肉相殘,諷刺曹丕對他的迫害。比喻形象貼切,含義深刻感人,千古流傳。
2.史青叫板曹植,五步成詩
七步詩廣泛流傳,世人稱道。到了唐代,有位青年不服氣了。
這位青年名叫史青,據(jù)《全唐詩》載:“史青,零陵人,聰敏強記?!?/span>
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初年,史青上書皇帝李隆基稱自己做詩更厲害,他說:“子建(曹植)七步,臣五步之內(nèi)可塞明詔。”
李隆基見后,十分驚奇,當即下旨相召,以驗其實。在金殿之上,李隆基以“除夕”為題,命史青做詩。史青未出五步,即吟詩云:
今歲今宵盡,明年明日催。
寒隨一夜去,春逐五更來。
氣色空中改,容顏暗里摧。
風(fēng)光人不覺,已入后園梅。
詩人在詩中形象地闡明了時光如流、時不我待的緊迫感,使人頓生珍惜時間、活在當下之感慨。
皇帝和滿朝文武大臣聽罷,大為驚訝,愛才的李隆基當即授史青以左監(jiān)內(nèi)吏之職。
3.書法家信手拈來三步詩
據(jù)《舊唐書》記載,某日,大書法家柳公權(quán)陪文宗在未央宮里閑聊,恰逢皇帝剛把一批御寒棉衣送給了邊關(guān)將士,文宗便要柳公權(quán)做首詩歌頌一下這項政績。
柳公權(quán)三步之內(nèi)竟口占一首五言絕句,詩云:
去歲雖無戰(zhàn),今年未得歸。
皇恩何以報,春日得春衣。
全詩條理清晰,音韻酣濃。文宗聽罷,大為驚訝,想不到身邊這位大書法家,居然還是位詩壇奇才!
4.名相七歲三步做詩
宋朝名相寇準19歲時進士及第,后官至宰相。名相寇準同時也是一位詩壇奇才,從小就有“神童”的美譽。
史料記載,寇準七歲時,一天,父母在家中擺宴,賓朋滿座。酒至三巡,有人向主人提議:“聞令郎善詩,請即席吟一首。”
寇準請客人出題。因此地離華山不遠,客人即以“華山”為題,讓小寇準吟詩。小寇準三步未出,一首絕句已脫口而成:
只有天在上,更無山與齊。
舉頭紅日近,回首白云低。
全詩僅僅20個字,便將華山之險雄、峭拔之形象道出,讓在場的人驚嘆不已。
據(jù)“古文觀止”微信公眾號